施政报告附篇


第二章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实践

国家安全


1.《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
特区政府亦正积极推展《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本地立法的工作,包括参考过往的研究和资料、《香港国安法》的实施经验及法庭相关裁决,以及国家及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相关法律及实践经验,并考虑香港近年的实际情况,制订有效和务实的方案和条文,并拟备适切的宣传计划。我们正争取时间尽快推展有关工作,以期在下届立法会会期展开有关咨询及立法工作。

2. 打撃本土恐怖主义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整体社会恢复平稳,但仍有少数激进分子进行暴力袭击或策划实施恐怖活动,企图造成人命伤亡、破坏社会安宁。由此可见,本土恐怖主义仍然是香港严峻的安全隐患。警方会继续加强情报搜集和执法工作,致力将极端分子绳之于法;同时会对散播仇恨、鼓吹暴力,以及煽动和鼓励恐怖主义的行为采取执法行动。特区政府亦会通过进行培训、演习,以及善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科技,加强反恐准备和应对能力,以及保护重要基础设施。此外,我们亦会继续完善法律框架和加强反恐公众教育与宣传,致力维护一个安全和稳定的生活环境。

3. 加强网络及数据安全
随着资讯科技的广泛应用,加强网络及数据安全对维护国家安全日益重要。就此,保安局会制定指引,协助各政策局及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评估和管控有关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供应链安全的风险,以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此外,安全的营商环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及繁荣稳定十分重要。关键资讯基础设施对社会正常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的资讯系统、资讯网络或电脑系统一旦受到扰乱、破坏,可能会影响主要设施的正常运作,严重危害经济、民生、公共安全以至国家安全。近年网络攻击增加,对世界各地关键资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带来重大挑战。因此,与世界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工作方向一致,特区政府会推动关键资讯基础设施建立良好的防范管理体系,防患于未然,以确保其系统资讯和网路安全运作,保障公共安全。

除了业界的良好作业要求外,特区政府亦会为订立网络安全法例进行准备工作,通过立法方式清晰订定关键资讯基础设施的营运者的网络安全责任,加强香港关键资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在订定网络安全法例的具体建议时,我们会咨询相关业界,并会就立法建议进行公众咨询。

加强青年人守法意识


4. 受到黑暴带来的影响,社会的整体守法意识,特别是青年人的守法意识变得薄弱,甚至出现了「犯罪年轻化、严重化」的情况。保安局辖下六个纪律部队及两支辅助部队将加强青年发展工作,并成立青少年制服团队或拓展这方面的工作,以培育年轻人正向思维、守法意识,以及纪律和团队精神,及协助他们认识国家,加强国民身份认同。

与内地合作


5. 自去年在施政报告中宣布特区政府会与深圳市政府展开研究在位处深圳的新皇岗口岸采用「一地两检」安排后,两地政府已成立高层次领导小组,督导重建工作,并已就计划的原则性事项达成共识。特区政府亦已于2021 年 3 月 24日的立法会会议上提出了一项政府议案,并得到所有在席议员支持特区政府继续与深圳市政府推进皇岗口岸重建工作。现时,两地已就新皇岗口岸港方口岸的设计及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清关模式展开讨论,双方会继续保持紧密联系,拟定新口岸的详细设计,以期尽快动工兴建口岸大楼。

6. 特区政府会在现时良好的协作基础上,加强与大湾区内澳门特区及广东省九市各项紧急应变机制、促进互换情报及罪案趋势、增加执法及应急人员的交流及互动,携手维护区内安全,共建更高水平的「平安大湾区」,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7. 预先通报旅客资料系统
特区政府在 2020 年提出修订《入境条例》,以进一步改善处理免遣返声请的安排,包括提高审核声请及上诉的效率、防止各种拖延手段,并加强在源头堵截、执法、遣送和羁留声请人方面的措施。《2021 年入境(修订)条例》获立法会通过后,已于 2021年 8 月 1 日起生效,令行政机关更有效处理声请的相关问题。

在经修订的《入境条例》下,保安局局长获赋权可就运输工具提供乘客资料订立规例,以便当局履行香港特区在《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下落实「预先通报旅客资料」系统的国际责任。按照有关规定,航空公司在航机起飞赴港前,须向入境事务处(入境处)提供所有乘客资料。有关系统的目的是要求来港而非离港的航机提供乘客资料,不但可以加快边境检查程序,亦有助防止潜在免遣返声请人抵港。入境处早前已就系统展开可行性研究,并行将完成,下一步会着手筹备招标工作。特区政府会适时就有关附属法例咨询立法会并申请所需拨款,以便尽快推行系统。

8. 在囚人士更生
惩教署会加强「惩」和「教」两大方向发展,在确保在囚人士严格遵守监狱内的纪律要求的同时,制定具针对性的更生计划,包括推行「并肩同行计划」,以强化青少年在囚人士的守法意识;筹备成立「青少年研习所」及推行「一切从历史出发」教育课程等,在价值观、德育和公民教育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罪犯的培育,及增进他们对《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的认识;此外,亦会设立「正向实践坊」,为释后受监管的年轻更生人士提供心理辅导。

此外,惩教署将加强凝聚社会各界力量,通过跨部门及跨界别合作,在不同更生范畴为在囚人士提供适切的支援,包括邀请商界及培训机构提供就业配对服务、提供合适职位空缺及职业训练和实习机会。

9. 理顺与死亡登记有关的规定
根据《生死登记条例》(第 174 章),就涉及死于自然的个案,死者亲属或与死者相关的人士须在死者死后 24 小时内为死者办理死亡登记。审计署早前在其审计报告中,注意到有不少死于自然的个案未有在规定时限内办理死亡登记的情况,并建议入境处审慎检视有何措施处理相关问题。因应审计署的建议,保安局及入境处经研究后,建议修订《生死登记条例》中办理死亡登记的法律规定,以确保相关规定能够与时并进,并照顾死者亲属处理亲人离世的伤痛及安排他们的身后事的需要。我们亦会考虑藉此机会检视《生死登记条例》的其他条文,以确保条例与时并进,并为进一步优化入境处服务提供法律基础。



第六章 宜居城市

智慧城市


10. 智慧执法
保安局辖下的纪律部队会继续致力利用创新及科技,提升执法能力。这些措施包括 -
(i) 惩教署正积极扩大惩教院所内的智慧元素和适用范围,以提升院所管理和更新工作的成效;
(ii) 消防处善用科技,包括在搜救行动中利用无人驾驶飞机,以及使用网上平台提供资讯和教育市民使用自动心脏除颤器;
(iii) 海关会把更多智慧元素融入清关、侦测违禁品、情报收集及案件调查等范畴,并陆续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设备及系统,以提升清关效能,促进跨境人流和物流;
(iv) 入境处将会引入崭新的出入境通关和签证申请模式,以精简程序及减省等候时间;
(v) 警务处积极研究应用新科技,扩展电子定额罚款通知书先导计划、试行「自助财物报失机」,并扩大牌照及许可证的网上申请服务;
(vi) 政府飞行服务队运用大数据提升航空安全、培训和营运效率。

城市管理


11. 市区更新
为进一步加强旧式综合用途及住宅楼宇的消防安全,特区政府会修订《消防安全(建筑物)条例》(第 572 章) (“《条例》”),赋权消防处和屋宇署代未能符合《条例》要求的旧式综合用途及住宅楼宇业主进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并在工程完成后向他们收回有关费用。在制定立法建议时,我们会参考现行《建筑物条例》(第123 章)下类似的机制和实施经验,尽力解决当中的法律和执行问题,期望在来年进行公众咨询,从而制订合适的机制,修改法例以授权有关部门进行相关工作。

更高效率的紧急服务


12. 政府飞行服务队总部将设立模拟飞行训练中心,预计于 2022 年第四季启用。

13. 山岭搜救
随着郊游活动越见普及,相关政府部门接获山岭搜救召唤的次数亦相应增加。为进一步提升搜救效率,保安局会加强应急部门之间的协作及推动应用科技,例如消防处引进崭新的器材与相应的电脑分析软件,包括专业附有热能探测器的大型无人飞行器系统,加强搜索山岭失踪及遇险者位置的能力。民众安全服务队亦正研究引入配备全球定位系统的流动应用程式,协助各前线救援人员实时纪录及追踪其搜索路线。飞行服务队亦利用虚拟实境训练系统,模拟香港多山的地形,并使用电脑模拟医疗训练器模拟伤者情况,提升送院前紧急护理的处理能力。

更新危险品的规管制度


14. 为使本港危险品的包装、标记及标签等规管标准与国际接轨,并同时提升制造、运送、贮存及使用危险品的安全性,利便业界运作及公众日常使用危险品,特区政府已完成所有分阶段就《危险品条例》(第 295 章)及其附属法例作出的修订。新修订的法例将于 2022 年第一季生效。由于多种危险品与市民大众息息相关,因此特区政府会加强公众教育,并与相关业界保持紧密联系,以便市民适应经修订的法例下新的规管制度。



第七章 培育人才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15. 人力资源是提升香港竞争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特区政府会继续培育本地人才,并致力在全球争夺人才竞赛中吸引更多优才来港发展。特区政府在去年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优才计划」)的配额倍增至 2 000 个,以扩充香港的人才库。措施成效显著,在 2020 年已有超过 1 700 名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才获发配额。特区政府决定进一步将「优才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 4 000个,以吸引世界各地优才来港工作。

促进大湾区内人才流动


16. 现时,非中国籍港人前赴内地旅游、经商、工作、探亲访友等均须事先办妥签证。为推进大湾区双向人才流动,以及积极回应国际商会对便利非中国籍港人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期盼,特区政府已向中央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促进粤港两地人才流动,特别是便利居港的外籍人士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进行商务、科研、交流访问等活动。相关部委将积极考虑建议,并为此同意于本年底与特区政府进行工作会商,这将有助提升吸引外商和海外人才落户香港。



第八章 关爱社会

正确认识毒害


17. 近年社会充斥着有关毒品(尤其是大麻)的错误资讯,或令公众人士,特别是青少年,轻视吸毒和贩毒的严重后果。事实上,近年 21岁以下被呈报吸毒或干犯毒品罪行人数,均呈上升趋势。有见及此,禁毒处将加强宣传毒害的正确资讯,包括与医学专业团体更紧密合作,以求更广泛地向公众阐释毒品祸害。禁毒处亦正翻新香港赛马会禁毒资讯天地,引入更多主题及互动元素,令参观的学生、青少年和公众获得全面的禁毒资讯,工程预计于2022年年中完成。在学校教育方面,禁毒处、教育局和相关政府部门会与学校携手,在课堂内外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并配合多个现正推行的校本抗毒项目,协助学生正确认识毒品的祸害和保持警惕,免受引诱吸毒及参与毒品相关的违法行为。